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土壤问题的事件,再一次将土壤污染防治推向了“风口浪尖”。25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年度环境报告时说,今年将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此,相关人士指出,该计划的出台以及专项资金的支持表明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有“大动作”。此举不仅将带来环境的改善,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因此受益。 “全国详查”要摸清家底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着问题的复杂性和基础的薄弱性,一方面,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属于持久积累型污染;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底数不够清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同时,针对土壤修复,我国也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面对“困局”,中国也在不断寻求解决之道。陈吉宁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将启动,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土十条’的出台以及针对性措施的实施,表明我国在防治土壤污染方面要有大动作。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向社会释放了治理土壤污染的强烈信号,我国的土壤检测将进入全面布局的阶段,土壤污染的问题将能够一步步得到解决。”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宇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百亿资金“鼎力相助” 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法:客土、换土法,热处理法(蒸汽提取),电动土壤修复法;化学方法:固定化稳定化法,化学淋滤法;生物土壤修复法:植物土壤修复法,微生物土壤修复法,动物土壤修复法。
土壤修复技术的客土法、换土法操作简单、易实施,同时也是早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但是本质上土壤中的污染物并未去除,只是将污染的土壤转移。热处理法(蒸汽抽提)能快速有效的去除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如汞元素,但受土壤性质,污染物种类限制较强,同时也存在着能耗较高的问题。固化稳定化法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对于植物的生物有效性,但存在不能去除污染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化学淋滤法,通过化学溶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洗出,快速降低其含量,但也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生物土壤修复法的社会接受性高,成本低,但存在着土壤修复时间长,修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总之,这些修复技术各有利弊,适用条件也不相同,如今两种或多种土壤修复技术联用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是未来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